能源管理體系就是從體系的全過程出發,遵循系統管理原理,通過實施一套完整的標準、規范,在組織內建立起一個完整有效的、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體系,注重建立和實施過程的控制,使組織的活動、過程及其要素不斷優化,通過例行節能監測、能源審計、能效對標、內部審核、組織能耗計量與測試、組織能量平衡統計、管理評審、自我評價、節能技改、節能考核等措施,不斷提高能源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有效性,實現能源管理方針和承諾并達到預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標。
1.強化能源管理,促進節能目標的實現。強化能源的有效管理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,通過管理節能可為企業減少 15%-20% 的能源消耗(德國節能研究部門的研究結論)。
2.減少排放,實現減排目標。減少能源消耗,既節約資源,也可減少排放,幫助組織實現減排目標。
3.節約成本,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,提高經濟效益。節約能源即節約成本,進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,提高組織的經濟效益。
4.有利于幫助組織規避違法風險。建立實施能源管理體系,可幫助企業識別應遵守的法律法規和要求,并確保貫徹執行,從而規避違法的風險。與能源相關的法律法規、政策、標準,如能效標準、能耗限額標準、計量和監測標準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,許多都是強制性的,相關企業必須執行。
5.改善企業形象。節能減排是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,符合國際社會倡導的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,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,可以幫助企業樹立一個負責任的良好企業形象,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指標,獲得國家各類獎勵及財稅政策支持,如國家對節約每噸標準煤給予組織200-250 元的政策補貼,條件是組織必須擁有完善的能源管理體系制度。
6.提高節能意識,實現全員節能。能源管理體系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體系,通過體系的建立和實施,強化全員的節能意識,實現全員節能。
7.為應用先進有效的節能技術和方法,挖掘利用最佳節能實踐措建平臺。與國外相互認可,得到外商的青睞,擴大國際營銷渠道。
8.提高整體能源管理績效,實現持續改進。建立一套系統的科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的能源管理體系、有利于企業及時發現能源管理工作中職責不清的問題,大大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,進而提高節能工作整體效果和效率;通過識別節能潛力以及節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,實現持續改進。
9.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并通過認證,將成為調整產業結構、產品結構、逐步淘汰高能耗產品的一種手段。
Copyright © 2025 安徽語慈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2991號